利通区:聚焦“关键小事” 办好“民生大事”-新华网

利通区:聚焦“关键小事” 办好“民生大事”

2023-11-21 10:28:39
来源:利通区委宣传部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吴忠市利通区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坚决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共富工坊”惠民生,为幸福生活葆足底色。巴浪湖村是利通区近郊马莲渠乡的一个村庄,受地理位置所限,近年青壮年村民流失严重,“空壳村”雏形逐步显现,村集体经济发展遭遇瓶颈。主题教育中,马莲渠乡立足村民关切、聚焦村集体发展堵点,针对巴浪湖村妇女就业创业难、增收渠道少等现状,以“支部引领、企业带路、群众参与”发展思路为支撑,构建“村企联建”发展新模式,利用闲置校舍阵地资源,打造手工水饺制作、冷藏、销售为一体“共富工坊”,累计解决了35名留村妇女就业问题,手工水饺月产量可达到30吨,人均年收入可增加4万元,预计每年村集体增收8万元。“共富工坊”的建成,不仅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还为该村党支部和企业搭建“连心桥”,实现了村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探索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铺就了利通区乡村全面振兴的民心路、幸福路。

  “温馨港湾”暖民心,为幸福生活增添亮色。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利通区金积镇以“学思想”为引领,以“为民办实事”为落脚点,针对镇北片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等特定职业人群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作条件艰苦等现实问题,在金积镇客运站建设了一座“七有”户外劳动者服务点,配置了桌椅、饮水机、微波炉、空调、医药箱、充电工具等基础设备,配置各类书籍设立阅览角,真正为户外劳动者撑起“遮阳伞”,搭建“充电站”,提供“歇脚地”,筑起“暖心港湾”。

 “一窗受理”顺民意,为幸福生活淬炼成色。以往因审批服务“一事一窗”、职能分散等原因,导致“办事来回跑、多次跑、排队等、时间长”成为困扰办事企业、群众多年的“心病”,特别是路途偏远的乡镇群众办事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群众反映强烈、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利通区审批服务管理局以“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乡镇“一窗受理”服务模式,聚焦医疗保障、民政残联等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梳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43项事项,整合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站)办事窗口,将分散的部门“小专窗”升级为综合业务“大综窗”,设置3至5个综合窗口,推行即办件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承诺件后台流转、分类审批;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需求,提供“一对一”“保姆式”的帮办代办服务,有效解决了办事企业、群众“多跑腿、跑错腿”“多头跑、往返跑”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基层便民服务事项“一次办好”。主题教育期间,利通区各乡镇综合窗口共受理各类办件2046件,办结率达100%。

  据了解,截至目前,利通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共梳理“为民办实事”重点任务16项、已完成11项、全力推进5项;各部门立足主责主业,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累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1311条、扎实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958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610次;累计设立575个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组织2835名在职党员到所在村(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1047场次。

【纠错】 责任编辑:张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