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土地权改革以来,宁夏聚焦土地权改革“盘活增值”主题,从最初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释放个体改革效应,到现在牵动形成各类资源、资本、劳动力多要素相互激荡、效应叠加的综合效益,改革红利充分显现,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明显提升。
“宁夏土地权改革在八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改快了土地供给效率,改优了发展用地布局,改严了耕地保护制度,改掉了土地确权难题,改活了城乡土地市场,改宽了发展用地空间,改出了土地潜在价值,改良了投资营商环境。”宁夏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建立“五个一”用地审批机制,推广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混合产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方式,探索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方法路径……土地权改革以来,宁夏以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通过提高审批效率、创新供地方式、盘活闲置土地等方式,进一步彰显增值土地资源资产价值。改革以来共盘活批而未供土地20.9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4万亩;自治区区级审批用地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50%以上,710宗14.3万亩自治区和市县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用地快审快批、应保尽保。
宁夏紧密衔接国家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创新规划“留白”机制,全区农业、生态、城镇3大空间用地布局整体优化,基本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目前,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复,银川市总规成果已呈报国务院,需自治区政府批准的四个市级总规已全部获批;全区应编规划的1981个村庄已全面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
宁夏率先建立区、市、县、乡、村和村民小组六级耕地网格化监管机制,建成“1+N”耕地保护动态监管平台,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全方位耕地保护监管体系,耕地保护红线牢牢守住,2022年耕地保护考核排名全国第五。
据介绍,宁夏出台化解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若干政策措施,符合登记条件的62万宗宅基地应确尽确,登记发证率100%。探索国有农用地经营权确权方法路径,为24个酒庄颁发土地经营权证59本,彻底解决了葡萄酒企业承包经营的国有农用地无法确定权属、资产不能融资的历史难题,有力维护了资源资产主体权益。
下一步,宁夏将聚焦“破解确权难题,构建统一市场,盘活增值闲地”,把系统观念、问题导向、试点先行贯穿改革全过程,抓关键、攻要害、破难点,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全面提升改革效能,推动土地权改革取得更多、更大、更好的综合改革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