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川市按照“以致富增收为核心,以示范创建为载体,以产业就业带动为突破口,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落脚点”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移民村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精神文明、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全市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87元,高于全区1279元。
强产业稳根基,加快呈现产业融合新气象。围绕“六特”产业、“土特产”、乡村旅游等,银川市重点推进兴庆区优质蜜瓜联农带农发展示范项目、泾河村设施温棚扶贫产业园三期等产业项目168个,目前已完成投资5.7亿元。实施高质量庭院经济试点计划,确定兴庆区海陶北村、金凤区金星村、灵武市永清村等5个试点项目,配套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资金300万元进行以奖代补。支持兴建村头工厂,贺兰县江南村、银光村村集体经济连续2年突破百万。探索三产融合,永宁县原隆村、西夏区兴盛村探索电商直播新模式,实现种植、养殖、销售“一体发展”,不断推动本土品牌加速“出圈”。
促就业助增收,加快构建城乡共富新格局。实施移民务工就业3年推进计划,全市14万移民劳动力实现就业12.6万人,同比增长12.5%。开展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共2409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8.7%。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就业帮扶周等活动有序开展,覆盖移民镇(村)100%。累计安置公益性岗位1869人,重点帮助脱贫能力弱、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及其他困难群体就业。开展就业帮扶车间清理整顿,清退经营主体2家。全市43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移民2350人,同比增长44.6%;吸纳脱贫人口就业605人,同比增长45.9%。加强外出务工及交通补助补贴力度,累计发放2449人192万元。
补短板优风貌,加快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计划,2023年投资1.7亿元完成建设总量的90%。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支持国有农场补短板强弱项,安排1100万元衔接资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项目11个。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移民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100%覆盖,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3.3%。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移民地区共兑换积分46.3万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向好。良田镇植物园村、镇北堡镇昊苑村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抓示范促提升,加快践行共同富裕新使命。2022年,银川市将创建“移民致富提升示范村(社区)”纳入银川市政府民生十心实事,举全市之力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提质增效。在全区率先验收命名18个致富创业有特点、人居环境有看点、基层治理有亮点的市级移民致富提升示范村(社区),兑付12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和顺新村、西夏区兴盛村等20个村全面提升、争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