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积极探索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途径,广泛选聘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网格侠”队伍,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安全隐患“随手报”等力所能及的基层治理行为,有力推动了新就业群体由“管理变量”向“治理增量”转变。
外卖员化身社区“网格侠”
“五岳路有个井盖不见了,存在安全隐患!”快递员欧斌在送件途中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拍照上传至人民路街道星湖社区“网格侠”微信群,不到半个小时,社区工作人员便赶到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并联系市政部门更换井盖。
像欧斌这样的“网格侠”,眼下在大武口区还有很多。
通过与美团、饿了么等新兴领域企业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大武口区创新建立了“网格侠”选聘机制,并以“个人报名—企业推荐—社区审核备案”的方式,吸纳快递员、外卖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建立社区“网格侠”微信群,实时上报公共设施损坏、安全隐患等问题;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响应处置,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流程,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更有针对性。
据介绍,今年以来,大武口辖区新就业群体累计上报井盖损坏、垃圾堆积等问题180件,协助化解矛盾纠纷90余起。
暖心服务增强城市归属感
“我的车出了点问题,想问你们借个扳手。”“我能不能给手机充点电?”“这个驿站里面有热水,你们喝点!”像这样的对话,时常在大武口区各个暖心驿站发生。
聚焦新就业群体生活工作中常见需求,近年大武口区深入推进友好场景建设,实施朝阳街道新就业群体友好街道场景、人民路街道“友好商圈”、鸣沙社区友好社区等项目,助力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为代表的“新邻居”更好地融入社区。
截至目前,大武口区已打造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的便民服务设施32个,确定友好商户联盟点位25个、友好用餐点12个、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27个;同时,依托“小哥学堂”组织,累计开展政治理论辅导、法律讲座、消防安全等课程20余期。
大武口区这些暖心服务,使新就业群体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从而有效地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学习圈”“服务圈”和“治理圈”。
积分管理激发共建共治热情
“以前送外卖途中看到问题,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匆匆路过;现在,看到问题便会主动上报社区“网格侠”群里,既能帮到其他人,自己还能攒积分换东西,一举两得!”外卖员秦艳丽说。
为让更多的新就业群体加入基层治理中,大武口区积极推行“线上群组反馈+网格响应处置+积分正向激励”模式,依托暖心驿站,通过线上问题反馈,线下兑换积分,享受生活用品、文化娱乐、食堂餐券、健康体检等服务,调动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热情,从而取得“小积分”实现“大治理”的良好效果。
为了让积分兑换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大武口区相关部门制定完善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积分兑换商品管理标准》,建立积分统计兑换台账,细化8类志愿服务事项,明确专人担任积分兑换管理员,确保记录清楚、兑换有序。
从“独行侠”到“网格侠”,新就业群体正以“流动性”打破治理“静态性”,用“新时速”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加速度。“快递员、外卖员熟悉社区每个角落,他们的加入让基层治理“信息网”更加严密。”大武口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马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