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对灵州换流站加装“保护罩” 护航鸟网“双安全”
10月12日世界候鸟日当天,±800千伏灵州换流站内一派忙碌景象。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为交流滤波器电容塔加装电压绝缘屏蔽罩。这层“保护罩”如同给电力设备穿上“防护铠甲”,既隔绝鸟类误入引发的放电风险,又为南迁候鸟撑起安全屏障。这一举措,正是该公司守护“西电东送”大动脉与鸟类安全的生动实践。
宁夏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与中亚两条候鸟迁徙线的交汇地带,黄河湿地孕育的百万亩生态廊道成为数十万候鸟的“中转站”与“越冬地”。灵州换流站作为宁夏首座特高压换流站,是灵绍直流工程的“电力心脏”,累计向浙江输送电量超4100亿千瓦时,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 “西电东送” 大通道的稳定。这座矗立在戈壁滩上的电力枢纽,曾长期面临“鸟网矛盾”:交流滤波器电容器塔的层间距较小且电压等级高,鸟儿进入后极易引发设备跳闸,而带电设备也时刻威胁鸟类生命。
“以往驱鸟器、防鸟刺等手段治标不治本,鸟儿适应后仍会靠近设备。”该站副站长秦有苏介绍,此次加装的绝缘屏蔽罩为环氧树脂材质,采用绝缘螺丝以及无溶剂氟硅结构胶扣压牢固,绝缘性能优异,能有效避免鸟类接触设备造成的双重伤害。该公司将绝缘罩与电容器表面设置一定的空隙,确保不影响电容器的运行散热。这一“以防为先”的举措,正是该公司“防-救-育”护鸟体系的缩影。自2018年3月起,该公司便通过喷涂防水绝缘涂料、装设氟硅绝缘胶预制件等绝缘化治理和安装“激光+驱鸟炮”辅助护鸟措施,构建起灵州换流站的物理护鸟防线,鸟害导致设备跳闸次数显著下降。
在穿越镇朔湖湿地的贺湖线铁塔周边,人工栖鸟架已悄然搭建在离铁塔不远的空地上,与新型激光驱鸟器、声光告警器构成立体防护网。运维人员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实时追踪鸟类活动轨迹,实现动态预警。“我们还建立了鸟类繁殖期台账,对铁塔上的鸟巢实行差异化守护,绝不在孵化期盲目清理。”现场负责人指着监控屏幕上的鸟群轨迹说。
去年6月,该公司曾在银川东换流站成功解救一只被困带电区域的红隼幼鸟,通过与森林公安局联动,迅速完成救援并放归自然,形成“发现-报备-救援-放归”的快速响应机制,建立起标准化救助流程。在输电线路沿线的村镇和检修现场,“电力+自然”科普活动也在持续开展,职工与村民通过识鸟图片展和手册学习鸟类保护知识,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候鸟守护行列。
从沙漠中打造“铁塔长廊”与“绿色长廊”并行的生态线路,到为鸟类搭建“安全家园”,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用“爱护、救护、巡护、守护”的全链条举措,破解了能源安全与生态保护的对立困局。“候鸟的迁徙路线与电网的输电线路同样重要,都是需要守护的生命线。”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电网运维有机结合,在电网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央企担当书写生态保护与能源发展的双赢答卷。(祁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