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10月23日电(记者马丽娟、张泽钰)记者22日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宁夏累计投入资金164亿元,实施生态修复项目608个,治理修复废弃矿坑、退化草原、湿地等120万公顷生态受损土地,“三山”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屏障更加稳固。
据介绍,宁夏全区林地面积增加51.4万亩,生态系统状况持续向好,生态受损区域正在逐步修复改善;首创“9+45”生态资源分类体系,建成生态本底数据库,构建56项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生态状况“精准画像”,完善“调查—评价—修复—发展”全链条协同的治理路径。
近年来,宁夏聚焦“一河三山”保护修复,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8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贺兰山“山水工程”全面竣工验收,六盘山“山水工程”稳步推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河流湿地生态恢复、生态受损退化区域治理等措施统筹推进,绿色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完)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