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芨滩林场沙地治理现场,作业人员与机械协同作战,将麦草、稻草精准压入沙地,一个个1米见方的草方格如金色“铠甲”般整齐铺开,向沙海深处有序延伸,银川市毛乌素沙地流动沙地全面固定白芨滩林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
为切实推进黄河“几字弯”毛乌素沙地攻坚战任务,作为全区防沙治沙的标杆工程,毛乌素沙地流动沙地全面固定白芨滩林场项目项目正以科学治理之力,书写着“绿进沙退”的生态答卷。
“目前我们推进的是银川市毛乌素沙地全流沙固定项目,总占地8994亩。”项目负责人杨军介绍,现场每日投入作业人员约300人,单日可完成治理面积300多亩。“截至目前已完成3600至3800亩治理任务,按进度计划,11月中旬可全面完工。”
据了解,为聚焦流动沙丘治理与生态屏障构建双重目标,施工团队采用“人工精铺+机械辅助”的作业模式,主要对白芨滩防沙林场、南沙窝等39亩流动沙地、7165亩半流动沙地、1790亩固定沙地进行草方格+灌草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提高白芨滩地区林草植被盖度,遏制土地沙化趋势,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增加碳汇储备。
“草方格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固定流沙,从根源上保护生态环境。”杨军进一步解释,待草方格铺设完成后,可有效阻挡流沙扩散,“今后大风天气时,周边村庄、化工基地受到的流沙影响会大幅降低,生态环境稳定性将显著提升。”
从昔日的裸露沙地,到如今连片铺开的金色草方格,灵武市正通过麦草固沙作业,持续推进白芨滩林区的生态治理工作。随着草方格固沙项目的持续推进,这片土地将逐步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为当地群众营造更宜居的环境,也为黄河“几字弯”生态安全筑起牢固屏障。